菊花盆花生产和切花生产本质上没有差别,区别在于成花时对株形要求不同。基于这种生产目标的不同。两者使用的品种、基质、密度、环境条件、浇水方式、生产周期、株形调控措施等均有所差异。
品种
一般用于盆花生产的菊花品种要求长势稍弱,过强的长势不利于后期控制株形。基于盆花生产的需要,有的菊花育种公司推出专门用于生产盆花的品种,这类品种分枝性强,长势稍弱,有利于盆花生产管理。
基质
菊花盆花用基质要求不严格,一般草炭、椰糖、珍珠岩均可作为基质材料。常用材料有65%草炭+35珍珠岩或100%的椰糠。
摆放密度与切花生产注重单位面积的产量不同,盆花生产更注重整体株形,基于盆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密度,以10誜00至16誜00时花盆之间有漏光为原则。
一般后期盆间距等于花盆上口径,前期可适当减少间距。
此外,花盆摆放密度还与是否摘心有关(见表1)。
单盆定植数量
单盆定植数量与以下因素相关。一是盆径,为尽早形成一定的冠形,大盆多株,小盆少株;二是品种,单头品种适当增加株数,多头品种减少定植株数;三是栽培方式,摘心栽培可以减少定植株数(见表2)。
生产周期
生产切花菊时,为了保证切花长度和营养量,一般要在30厘米左右停灯或遮黑,此期一般需要22天至35天。而在盆花生产过程中,要控制枝条长度,不需要较长的营养生长时间,但需要花芽分化所需的最低营养量。
依品种不同,一般在6至8片叶时即可停灯或遮黑,使其进入花芽分化期。一般营养生长时间要短于切花生产15至25天。
后期生长时间和切花相似,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感应期。一般分花品种感应期为6至7周,短于切花品种。
摘心栽培时,一般在根系生长至花盆底部时打顶,摘心后保留5至6片展开叶。摘心会延长生产周期,依摘心早晚,一般会延长1至2周时间。
盆花上市的时间直接影响销售价格,可以根据以上信息精确计算扦插日期,摘心与否、摘心时间等,以便于产品在花价较高时出圃上市。
环境管理
温度夜温为16℃至20℃,日温为22℃至25℃。日平均温度为20℃至22℃。
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为75%至85%最为理想。
光照强度最佳光照强度为4万至6万勒克斯。
肥水管理由于盆花生产中多使用基质栽培,肥水更易调控,但要注意钙、镁和微肥的使用。
定植后不能缺水,生根后可轻度缺水,使植稍致木质化,控制生长,使后期花形更整齐,但不能过于缺水,否则会使株形矮小,提前开花。
小规模生产可采用人工浇水施肥,规模稍大时可采用滴箭或潮汐式灌溉。不建议用喷淋方式浇水施肥,尤其是在后期。
盆花需肥量远小于切花,一般前期使用20-20-20+TE肥料,后期使用15-5-30+TE肥料,中间适当使用硝酸钙、硫酸镁即可,基本就可满足菊花对肥料的需求。
植保管理使用基质栽培菊花,杜绝了土传病害,只要依环境条件定期使用杀菌剂、杀虫剂,便可保证植株安全。
株形调整切花菊生产除保证枝条长度外,重点是上部株形的调整,即后期是重点;而盆栽菊花生产中的株形调整重点要前移,要放在调整枝条长度上,只要枝条长度合适,总体花形就不会太差。
一般在打顶后1至2周开始使用B9。
调整目标
植株高度花盆高度的2.5倍以下。
植株冠幅多头菊是大于花盆上口径的两倍;单头菊为单枝不小于盆径,多枝大于盆径的1.5倍。
停灯时间单枝为定植后即可停灯;多枝为4至6叶摘心,1至2周后停灯。
调整方法依品种特性、温度、光照条件进行,B9浓度推荐值为500至700倍,最高300倍。单枝是停灯后一周即可开始使用,600倍起。多枝是摘心后1至2周开始使用,500倍起。
也可用500倍50%矮壮素控制株高。矮壮素在植株体内持效期长,全生育期间使用1至2次。
品种混栽管理
一般盆栽菊花每盆一个品种,但有时为了营造特殊效果,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品种混栽,形成不同的盆栽风格,有利于销售。
品种混搭原则一是混搭品种的感应期相同或相近,最大差异不超过0.5周,有利于集中开放上市。二是花朵大小相近,花径差异不超过10%。三是花色反差越大越抢眼,如红、黄、绿或粉、橙、紫等颜色搭配,易引起人的好奇。相反,相近的颜色易引起视觉疲劳,不利于销售。
开放度鲜花类商品永远遵循一个原则,即把鲜花最美的时间段留给消费者,或给消费者尽量长的鲜花开放时间。请按这一原则确定出圃时间。
|